首页 资讯 要闻 国内 国际 专题 社会 娱乐 体育 文化 科技 房产

余隆卸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坦言:我将一辈子为音乐节服务

2018-06-27 13:55:08 来源:北京日报

余隆卸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坦言:我将一辈子为音乐节服务

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和创始人,余隆为音乐节的筹建与发展付出不懈努力。图为余隆、邹爽(左)。本报记者 方非摄

成立于1998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在今年金秋迎来第二十一届,昨天,北京国际音乐节公布了今年的21场演出,并正式公布,著名指挥家余隆从本届音乐节起正式卸任艺术总监,未来将专职艺术委员会主席,新一任艺术总监将由邹爽担任。这是音乐节创办20年来,艺术总监一职首度出现变更。

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和创始人,指挥家余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就为音乐节的筹建与发展付出不懈努力。那时古典音乐听众极少,余隆说,当时的感觉就像是在沙漠里盖房子,“我自己都没想到,现在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领域的标志性事件。”

余隆认为,一个机构要有生命力,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,一个机构的发展要引入不一样的思维,艺术也需要从多角度看待。经余隆个人建议、北京音乐节艺术委员会决议并报呈理事会通过,他从本届音乐节起正式卸任艺术总监,未来将专职艺术委员会主席。“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一分子,我将一辈子为音乐节服务,全力以赴!”余隆在宣布决定时表示。

目前担任联合节目总监的邹爽,从本届音乐节起正式成为新任艺术总监。按照国际惯例,艺术总监一职将推行轮值制,每届任期4年,任期不超过两届。“邹爽从2016年正式加入了北京国际音乐节,这几年我和她共事,感觉她带动的新锐单元,像旋风一样改变了音乐节的思维。尤其是去年在红馆完成的浸没式歌剧《小狐狸》,让人们感叹‘原来音乐可以是这样的。’”余隆这样评价邹爽带给音乐节的新变化,称赞她把舞台、戏剧等综合艺术形式带到了音乐中。

“接任艺术总监,感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”邹爽表示,自己会在致力于开发音乐节新锐单元的演出,传播中国声音,同时让中国的艺术家多多参与剧目、音乐作品等国际合作,“有意识地让年轻人,尤其是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参与,让音乐节更有前沿气质,同时也更有‘节日’的气质。”

未来,北京国际音乐节也会更加发力,让古典音乐吸引年轻人。在邹爽看来,古典音乐在中国正是一个好时候,充满活力。她正摸索国际古典音乐的发展趋势,用创新的形式让音乐变得更加多元化,让音乐跨界,“在大量信息占据时间的时候,如何让年轻人静下心来听古典音乐,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或许可以不光是听,观众还可以看,可以参与和感受。”

相关新闻

前卫剧目引领本届21场特色演出

本届音乐节在节目安排上也体现出了“我们不一样”的新潮特色。今年的音乐节以“乐汇中西 时代新声”为主题,在10月12日至26日间上演21场演出,包括舞台、半舞台、浸没式原创、音乐剧场等形式的剧目5部10场、交响音乐会6场、室内乐1场、默剧3场、电影交响现场音乐会1场。

本届音乐节将为中国概念注入全新的内涵,10月12日,亮相开幕式演出的是根据传统同名京剧改编创作的新国剧《霸王别姬》。这部作品集多媒体、现代舞蹈与大型民乐表演形式于一体,邀请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家与著名指挥家胡炳旭参演。10月14日,陈士争的音乐剧场作品《赵氏孤儿》也将迎来亚洲首演,以极具西方审美风格的舞台重述中国古典戏剧之美。

歌剧依旧是本届音乐节舞台的重要部分,但与以往不同的是,今年并没有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剧目。浸没式歌剧《奥菲欧》是由作曲家王斐南与音乐节新任艺术总监、歌剧导演邹爽,根据蒙特威尔第同名歌剧改编的作品。该剧沿用了蒙特威尔第的原作音乐主题,由可移动的乐队和现场电子设备演奏,实现巴洛克音乐与21世纪电子乐的跨界。根据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声乐套曲改编的音乐剧场作品《消失人的日记》,以及英国著名作曲家乔治·本杰明创作的歌剧杰作《切肤之痛》也将上演。

本届音乐节的交响乐演出板块也颇具亮点,英国爱乐乐团将在萨洛宁执棒下带来一套20世纪作品音乐会,指挥大师帕沃·雅尔维将与其刚刚接手的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带来音乐会。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·布赫宾德、波兰钢琴家克里斯蒂安·齐默尔曼也将分别带来各自的演出。

本届音乐节的闭幕演出将在10月26日上演,余隆将执棒杭州爱乐乐团与丝绸之路乐团,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在阔别多年后重返音乐节舞台。马友友将与琵琶演奏家吴蛮合作演出,著名民乐演奏家吴彤与帕托的中西管乐和鸣、著名歌唱家雷佳演唱改编自云南迪庆藏族民歌的《美人》等力作。

上一篇:我国首次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

下一篇:我国将加快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集群

责任编辑:

文章排行
推荐阅读